桥式起重机操纵室作为设备操作控制核心区域,因集中了电气控制系统、液压元件及润滑油品,存在电气短路和油品泄漏引发火灾的风险。依据 TSG 51-2023《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》强制要求,操纵室必须在合适位置配备灭火器,同时需符合 GB 50140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》和 GB 55036-2022《消防设施通用规范》的技术标准,通过科学配置与规范管理构建初期火灾防控屏障。
灭火器类型选择需针对操纵室火灾特性精准匹配。由于主要风险为电气火灾(E 类)和少量可燃物火灾(A 类),应优先选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。干粉灭火器具有 “万能型” 灭火特性,可有效扑救电气设备、油脂及固体可燃物火灾,操作灵活且适应范围广,适合大多数工业环境。二氧化碳灭火器则适用于要求清洁灭火的场景,灭火后无残留痕迹,不会损坏精密电气元件,但使用时需注意防止低温冻伤,且不得在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以防窒息。严禁选用水基型灭火器,因其导电特性会加剧电气火灾风险。
配置数量与规格需根据操纵室空间规模确定。常规操纵室(面积≤50㎡)应至少配备 2 具手提式灭火器,单具灭火级别不低于 2A,确保能覆盖初期火灾扑救需求。对于设有休息区、储物隔间的大型操纵室,每增加 25㎡需增设 1 具同规格灭火器。灭火器规格选择应兼顾灭火效能与操作便利性,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宜选用 2 - 4kg 规格,二氧化碳灭火器选用 2 - 3kg 规格,既保证足够灭火剂量,又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取用。
安装设置必须满足 “便捷取用、稳固可靠” 原则。灭火器应设置在司机座椅侧方或门边等明显位置,确保在 10 秒内可徒手取用,且不得被工具、杂物遮挡。安装高度需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,顶部离地面距离不大于 1.5m,底部不小于 0.08m,采用专用挂钩或托架固定,防止起重机运行振动导致移位。室外起重机或高温环境操纵室,灭火器需加装防晒、隔热保护罩,避免筒体因高温超压失效;潮湿环境则应选用不锈钢灭火器箱,防护等级不低于 IP54。
日常维护需建立全周期管理机制。每日班前检查灭火器压力指示器,确保指针处于绿区正常范围,外观无锈蚀、变形或喷嘴堵塞;每月清理灭火器箱内外油污粉尘,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;每季度进行功能性验证,确保保险装置完好、喷射软管无老化开裂。维修与报废需严格遵循时限要求: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出厂满 5 年需首次维修,之后每 2 年维修一次,累计使用满 10 年必须强制报废;二氧化碳灭火器首次维修周期同为 5 年,报废期限延长至 12 年。维护记录应详细记载检查日期、压力状态及维修情况,确保可追溯。
特殊工况需强化针对性配置措施。冶金行业高温操纵室应选用抗高温型干粉灭火器,避免筒体受环境温度影响;防爆区域操纵室则需配备防爆型灭火器,其部件材质与结构设计需符合防爆等级要求。灭火器设置点应张贴醒目的指示标志,在光线不足环境中需采用发光标志指引位置。当操纵室进行电气改装或增加可燃物储存时,需重新评估火灾风险并调整灭火配置方案。
通过严格执行类型适配、数量达标、安装规范和维护及时的管理要求,可使操纵室初期火灾控制率提升 90% 以上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作业环境特性灵活调整,如潮湿环境优先选用不锈钢材质灭火器,精密控制间侧重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,形成 “选型科学、配置合理、管理规范” 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