架桥机夜间施工必须严格遵循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》(GB50194-2014)和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(GB50034)的要求,通过科学配置照明系统和落实全流程安全措施,消除夜间作业视觉盲区,防范机械碰撞、人员坠落等安全风险。夜间施工安全管理需建立 "照明达标 - 防护到位 - 管控严格 - 应急有效" 的全链条保障体系,确保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规范。
照明系统配置需执行分级照度标准。基础作业区(如梁体存放区、材料转运通道)照度应达到 300-500lux,采用 4000-5000K 中性白光 LED 投光灯,灯具安装高度 3-4 米,间距控制在 6-8 米,确保光线均匀覆盖无阴影。精细作业区(如螺栓紧固、焊缝检查部位)需强化照明至 750-1000lux,使用可调节角度的窄光束灯具聚焦照射,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,具备防水防尘性能。行走轨道两侧应设置连续照明灯带,每 10 米安装一盏 LED 灯,确保轨道边缘可见度,避免设备偏离运行轨迹。所有照明设备需采用独立回路供电,防止因局部故障导致整体照明失效。
安全警示与防护设施需强化夜间辨识度。作业区域边界必须设置荧光橙色主动发光警示标志,采用 GB/T 18833-2012 规定的 IV 类及以上反光膜,确保 50 米外清晰可见。架桥机机身四周每隔 20 米安装黄色闪光灯,闪烁频率控制在 55-75 次 / 分钟,发光强度 20-40cd,警示灯高度保持 1.2 米。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 GB 20653-2020 标准的荧光黄或橙红色反光背心,反光带宽度不小于 50mm,确保在 30 米范围内可被清晰识别。临边防护栏杆除常规黄黑涂装外,需加装 LED 轮廓灯,明确标示危险区域边界。
作业过程管控需执行刚性制度。每日夜间作业前必须进行照明系统专项检查,使用照度计实测各区域亮度,确保基础作业区不低于 300lux、通道不低于 200lux。电气系统检查重点测试电缆绝缘电阻,数值低于 0.5 兆欧时必须更换线缆,防止漏电事故。作业时配备专职安全监护人,每 30 分钟巡查一次照明设备运行状态,发现灯具损坏或照度不足立即停机整改。架桥机运行速度降低至日间标准的 70%,机械臂旋转、变幅操作需发出声光提示,严禁在照明盲区进行吊装作业。
应急保障措施需确保快速响应。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不少于 2 套独立应急照明系统,采用蓄电池供电,持续照明时间不低于 3 小时,覆盖作业区主要通道和安全出口。配电箱内设置应急照明切换装置,主电源中断时能自动投入应急电源。作业人员需随身携带强光手电,每班组配备 2 台以上备用灯具。夜间急救点需设置高亮度照明,确保外伤处理时照度不低于 500lux,同时配备应急通讯设备,保证与附近医疗点 24 小时联络畅通。所有夜间施工记录、照明检测数据需存档保存至少 3 年,作为安全评估的重要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