架桥机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,必须严格遵循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》和《架桥机安全规程》(GB 26469-2011)的强制性要求,通过明确安全距离标准和落实全流程防护措施,防范触电事故和设备损坏风险。高压线作业安全管理需建立 "距离管控 - 技术防护 - 流程审批 - 应急响应" 的立体化防控体系,确保作业过程全程可控。
安全距离标准需按电压等级精准划分。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,1-10 千伏高压线的水平安全距离为 1.5 米,35 千伏线路为 3.0 米,66-110 千伏线路为 4.0 米,220 千伏线路为 5.0 米,500 千伏超高压线路需保持 8.5 米以上水平距离。垂直距离方面,500 千伏线路下方作业时,架桥机最高点与导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 16 米,35-110 千伏线路垂直安全距离不低于 4.0 米,220 千伏线路不低于 4.5 米。测量点应设置在导线最大风偏处,考虑架桥机作业时的机械臂旋转半径和吊物摆动幅度,实际作业中需预留 20% 的安全余量。
前期审批与方案编制是安全作业的前提。施工单位必须在作业前 7 个工作日向电力管理部门提交施工作业申请,附上详细的电力设施保护专项方案,方案需明确作业范围、电压等级、安全距离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。涉及 500 千伏及以上超高压线路时,需组织电力专家进行方案论证,必要时联系供电单位进行线路迁改或临时停电。获批后需与供电企业签订安全协议,明确双方监护责任,未经审批严禁擅自开工。
现场防护措施需实现多重保障。作业区域周边应设置封闭警示区,采用红白相间警示带隔离,距离高压线水平距离 5 米范围内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。架桥机机械臂顶端需安装黄色警示灯和限高装置,当作业半径接近安全距离时自动报警。所有外露电气设备需加装绝缘防护罩,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、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。雷雨天或能见度低于 50 米时,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机械臂收回原位,同时做好设备接地保护。
作业过程管控需执行刚性制度。每个作业面必须配备持有效证件的安全监护人,实时监测设备与高压线的距离,使用经校准的激光测距仪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数据。吊装作业时严禁使用钢丝绳在高压线下拖拽,禁止在导线正下方停留或堆放物料。架桥机过孔时需降低行进速度,机械臂保持最低安全高度,必要时设置专人在高压线塔处瞭望指挥。每日作业前需检测绝缘工具的电阻值,确保绝缘性能达标。
应急处置机制需确保快速响应。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绝缘棒、高压验电器等专用救援设备,作业人员需经触电急救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。若发生设备误碰高压线或人员触电,应立即联系供电部门停电,严禁在未断电情况下直接施救。救援人员需穿戴全套绝缘装备,使用干燥木棍等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,随后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。所有高压线作业需配备应急电源和通讯设备,确保紧急情况下联络畅通。
作业完成后需履行验收手续。施工单位应清理作业现场,拆除临时防护设施,向电力管理部门提交作业记录。安全距离控制数据、人员监护记录及设备绝缘检测结果需存档保存至少 3 年,作为后续安全评估的依据。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和措施,可有效降低高压线附近作业风险,保障架桥机施工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