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原理图核心结构与识读逻辑
电气原理图是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的 “电路地图”,主要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。主电路承载强电流,包含电机、接触器主触点、熔断器等核心元件,通常位于图纸左侧或上方。例如,主电路中的接触器主触点(KM)直接控制电机启停,熔断器(FU)提供短路保护。控制电路为弱电流回路,由按钮、继电器线圈、限位开关等组成,位于图纸右侧或下方,通过逻辑组合实现对主电路的精准控制。例如,启动按钮(SB)按下后,控制电路触发接触器线圈(KM)得电,主触点闭合使电机运转。
二、关键符号解析与功能
电源与保护元件
断路器(QF):图形符号为 “□” 内带短斜线,用于总电源通断及短路保护,例如总进线断路器需根据电机功率选型。
熔断器(FU):符号为 “○” 内带波浪线,分主电路熔断器(如 FU1)和控制电路熔断器(如 FU2),熔断后需更换熔体。
热继电器(FR):符号为双金属片与常闭触点组合,串联在主电路中,电机过载时双金属片变形断开控制回路,防止烧毁。
控制元件与逻辑
接触器(KM):线圈符号为 “□”,主触点(KM1-KM3)控制电机电源,辅助触点(KM4)用于自锁或互锁。例如,启动按钮触发 KM 线圈得电后,KM4 闭合实现自锁,松开按钮仍保持运行。
继电器(KA):符号与接触器类似,但触点容量较小,用于信号放大或逻辑扩展。例如,中间继电器 KA 可将限位开关信号转换为多组控制指令。
按钮(SB):常开按钮(绿色)用于启动,常闭按钮(红色)用于急停,复合按钮(如 SB3)含常开和常闭触点,用于互锁控制。
位置与状态监测
行程开关(SQ):符号为机械臂与常开 / 常闭触点组合,安装在轨道或机构上。例如,大车右行限位开关 SQ1 触发后,断开控制回路使电机停止。
指示灯(H):符号为 “○” 内带字母(如 HG 绿灯、HR 红灯),显示设备状态。例如,电源指示灯 HG 亮表示总电源已接通。
三、典型电路分析与识读技巧
启动与自锁逻辑
以主钩起升电路为例:合上断路器 QF,按下启动按钮 SB1→接触器 KM1 线圈得电→KM1 主触点闭合接通电机电源,同时 KM1 辅助触点闭合实现自锁→松开 SB1 后电机持续运行。急停按钮 SB2(常闭)串联在控制回路中,按下后切断 KM1 线圈供电,电机停止。
限位保护机制
大车运行机构中,限位开关 SQ2(常闭)串联在控制回路。当大车触达右端极限时,SQ2 机械臂动作断开触点,KM2 线圈失电,电机停止运行,防止超程。
多机构协同控制
若大车、小车、起升机构共用同一控制电源,需通过凸轮控制器(如 TKd)的零位保护触点(1、2)串联在总线路接触器 XC 的自锁回路中。只有所有控制器归零后,按下启动按钮 QA 才能接通总电源,避免误操作。
四、常见错误与维护要点
触点氧化:接触器触点(KM)长期通断产生氧化层,导致接触不良。需定期用细砂纸打磨触点表面,确保接触电阻≤50mΩ。
符号混淆:注意接触器(KM)与继电器(KA)的区别 —— 接触器主触点直接控制电机,继电器用于信号逻辑;常开触点(NO)与常闭触点(NC)的图形方向(左开右闭、上闭下开)需严格区分。
接线错误:检查控制回路接线是否松动,例如限位开关 SQ 的常闭触点是否接反,否则会导致限位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