墩梁一体架桥机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环节。以下是基于工程实践的关键技术要点:
一、日常检查核心内容
结构件与连接紧固
每日启动前需检查主梁焊缝、支腿销轴连接(高强螺栓预紧力≥800kN)及支腿垫板与墩顶接触状态,确保无裂纹、松动或滑移。例如,支腿垫板下铺设 1cm 厚橡胶板(摩擦系数≥0.4),防止大坡度施工时打滑。
钢丝绳与吊具状态
检查钢丝绳断丝率(≤5%)、磨损量(直径减少≤7%)及绳卡紧固性,吊具夹角需控制在 60° 以内。例如,磁检测技术可在线监测钢丝绳内部损伤,提前发现疲劳裂纹。
轨道与运行系统
轨道横向高差≤1mm/10m,接头间隙≤2mm,轨距偏差≤±5mm。检查行走轮箱与轨道贴合度,防止啃轨(横向偏差>5mm 时需调整)。
液压与电气系统
液压系统需检查油位、压力(波动≤5%)及管路密封性,确保油缸无渗漏。电气系统需测试限位开关、急停按钮可靠性,电缆绝缘电阻≥0.5MΩ。
二、定期维护周期与重点
每周专项检查
清洁液压系统滤油器(压差>0.3MPa 时更换滤芯),润滑走行轮箱轴承及横移滑道(涂抹二硫化钼润滑脂)。检查制动系统间隙(液压制动器≤1mm,机械制动器≤2mm)。
每月深度维护
全面紧固支腿与主梁连接螺栓,检查液压锁止性能(保压 30 分钟压力降≤5%)。电气系统需清洁接触器触头,测试接地电阻(≤4Ω)。
每季度功能测试
模拟紧急断电工况,验证液压锁与机械插销双重制动可靠性(载荷不下滑)。测试双天车同步性(速度差≤2cm/s),调整称重传感器精度(载荷偏差≤3%)。
年度系统检修
更换液压油(2000~5000 小时周期),清洁油箱并检测油液污染度(NAS 8 级以下)。对主梁进行应力测试(关键节点应变值≤设计值 80%),确保结构安全。
三、关键部件保养技术
液压系统冗余设计
双回路液压系统可在单回路失效时维持 30 分钟安全支撑,油缸密封件每 6 个月检查一次,磨损超 0.5mm 时更换。
电气系统智能防护
非接触式电压探测器在距高压输电线 10m 时触发预警,绝缘涂层确保安全净距≥6m。变频器需定期清洁散热风扇,防止过热停机。
安全装置动态校验
风速仪(精度 ±0.5m/s)在 7 级风(13.9m/s)时强制停机,限位开关动作误差≤20mm。例如,福厦高铁项目中,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主梁水平度(偏差 ±0.5° 触发自动调平)。
四、特殊工况针对性维护
大坡度施工
30‰纵坡作业后,需重点检查支腿防滑齿纹磨损情况,必要时更换防滑垫板。例如,荆荆铁路项目中,390 吨箱梁在 30‰纵坡下落时,液压锁与机械插销双重锁定确保稳定性。
复杂环境适应
滩涂区域作业后,需清洁支腿与主梁表面泥沙,涂抹防锈漆(盐雾试验≥1000 小时)。隧道口施工后,检查电气设备防潮性能,避免因潮湿导致短路。
五、维护记录与安全管理
全流程可追溯
每次维护需记录时间、内容及更换部件(如液压油牌号、钢丝绳批次),通过 BIM 模拟预演关键维护步骤,确保操作标准化。
应急响应机制
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,可在主电路故障时支持 30 分钟安全操作。例如,隧道口施工中突发断电,应急电源支持架桥机完成导梁步进式前移。
人员资质与培训
操作人员需持特种设备操作证,定期参加专项培训(如液压系统故障诊断、钢丝绳更换工艺)。例如,徐工 TJ900S 架桥机要求操作人员掌握三维姿态感知系统校准方法。
实际工程中,严格执行维护规程可使箱梁架设精度稳定在 ±5mm,故障率较传统设备降低 90% 以上。例如,合宁铁路 JQ900A 型架桥机通过标准化维护,单孔作业效率提升 40%,且连续 3 年无重大故障。维护过程中需遵循 “三不启动” 原则:未试吊不启动、支腿未锚固不启动、风力超标不启动,确保全流程安全可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