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双悬臂式架桥机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施工需求,需从设备改造、工艺优化及作业管理三方面制定针对性方案,确保在 - 40℃至 40℃区间内安全高效作业。
一、低温环境适配方案
设备性能强化
液压系统采用极地专用油(如 AE-VX32,倾点 - 57℃),配合油箱加热器将油温预热至 30℃以上。制动系统增设双配置空压机及防冻液加注装置,避免气路冻结。金属结构关键焊缝采用低温焊条施焊,并在过孔前通过液压防风支腿增强横向稳定性。
混凝土施工保障
箱梁浇筑前对模板、钢筋进行电加热(5℃以上),输送泵管缠绕电伴热线并包裹保温材料,确保入模温度≥5℃。采用内部埋入电阻丝加热养护,配合表面覆盖复合材料,控制升温速度≤15℃/h,降温速度≤5℃/h。
作业安全管控
过孔前检查轮轨接触面结冰情况,采用防滑链或喷砂处理。设置四班三倒作业制,缩短单次连续操作时间,并在驾驶室配备暖风系统。
二、高温环境适配方案
设备热管理优化
液压系统增设冷却器,确保油温≤60℃;电气柜加装散热风扇,关键传感器采用耐高温封装(耐温≥85℃)。主梁表面喷涂反射型隔热涂层,降低阳光直射导致的结构膨胀。
混凝土施工工艺
采用智能雨棚系统,高温时段自动展开遮阳,配合自动喷淋养护装置,每小时喷水 1 次保持箱梁表面湿润。调整浇筑时间至早 5-10 时、晚 16-21 时,避开正午高温,并在拌合物中掺入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。
作业安全管控
推行 "早出工、晚收工" 错峰模式,现场配备空调休息间及防暑药品。架桥机支腿与桥墩接触面铺设导热垫板,减少高温导致的支腿沉降。
三、通用适应性措施
无论低温或高温环境,均需在架桥机关键部位布设温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液压油、电机及结构温度。低温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启动预热程序,高温时触发冷却预警。混凝土施工全过程采用成熟度法监测强度增长,结合同条件试块调整养护时长。极端天气(-30℃以下或 40℃以上)暂停作业,待环境参数恢复至安全区间再行施工。
通过设备性能升级、工艺精准调控及全流程温度监控,双悬臂式架桥机可有效适应 - 40℃至 40℃环境,保障复杂气候条件下的架梁施工质量与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