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机械系统故障
齿轮异常磨损:表现为运行时异响或振动加剧,主要因润滑不足或长期超载导致。检查需拆解减速器,观察齿面磨损量(允许磨损≤原齿厚 15%),若啮合间隙超过 0.3mm 需更换齿轮。
轴承过热卡滞:轴承温度超过 70℃或运行时有金属摩擦声,多因润滑脂缺失或安装偏差。需用红外测温仪定位发热点,检查轴承游隙(应≤0.15mm)并补充锂基润滑脂。
钢丝绳断裂:300mm 内断丝超过 10 根或直径磨损超过 10% 时需立即更换。重点检查卷筒和滑轮处的钢丝绳弯曲段,避免因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断裂。
二、电气系统故障
电机无法启动:首先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电压是否在额定值 ±10% 范围内,若正常则检查接触器触点是否氧化或线圈短路。接触器吸合异常时,需清洁触点或更换总成。
限位开关失效:表现为吊钩或小车超程运行,可能因开关机械卡阻或接线松动。需模拟触发限位动作,测试断电响应时间(应≤0.3 秒),并紧固接线端子。
三、液压系统故障
油液泄漏:密封件老化或管路振动疲劳是主因。重点检查油缸活塞杆密封处和液压管接头,发现渗油需及时更换氟橡胶密封圈,并清洁油路防止杂质进入。
压力不足:系统压力波动超过 ±5bar 时,需检测液压泵输出流量和溢流阀设定值。若泵体磨损导致流量下降 30% 以上,需整体更换液压泵。
四、安全装置故障
超载保护失效:电子式传感器表面积尘或机械力矩限制器弹簧疲劳会导致误报。需每年用标准砝码校准传感器精度,同时检查弹簧弹性(压缩量应符合设计值)。
制动系统失灵:制动片磨损超过原厚度 1/2 或液压推动器叶轮卡滞会导致制动力下降。测试满负荷制动距离应≤0.5 米,异常时需更换制动片或清理推动器内部杂质。
五、结构与运行故障
啃轨现象:车轮与轨道侧面持续摩擦,表现为轨道侧面磨损或车轮轮缘变形。原因包括轨距偏差超过 ±5mm、车轮水平偏斜角>0.5° 或车架变形。需用轨道尺校准轨距,调整车轮安装角度至允许范围内。
异常振动与噪音:齿轮啮合不均、联轴器不对中或电气元件松动会引发振动。需检查齿轮啮合间隙(0.15-0.30mm)、联轴器同轴度(误差≤0.1mm/m),并紧固所有连接螺栓。